一、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开公司?先搞懂 3 大核心优势
**
在 2025 年,全球商业格局持续演变,新加坡凭借其独特的魅力,成为众多创业者眼中的 “香饽饽”。不少人将目光投向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,渴望在这里开启自己的商业传奇。那么,新加坡究竟有何魔力,能让全球创业者趋之若鹜呢?
(一)政策红利拉满:全球经商便利度 TOP 级选手
在世界银行发布的《全球营商环境报告》中,新加坡可是连续 12 年稳居前三甲,这实力简直不容小觑!在这里注册公司,流程简单到超乎想象,最快 1 - 3 个工作日就能搞定,效率高到飞起!而且,新加坡没有外汇管制,资金可以自由进出,就像给企业的资金流动安上了一对自由翱翔的翅膀,想去哪儿就去哪儿。
企业所得税率仅 17%,这个税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有竞争力。对于新公司来说,还有更大的惊喜!前三年可享受超给力的税务减免,首 10 万新币应税收入直接免税 75% 。这意味着什么?假如你的公司首年应税收入是 10 万新币,原本需缴纳 1.7 万新币的税,现在只需交 4250 新币,省下了 1.275 万新币,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,可以投入到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中。
此外,新加坡与 90 多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,跨境贸易再也不用担心被重复征税,税负直接大幅降低,企业的利润空间一下子就被拓宽了。就好比你要出口产品到某个签订协定的国家,以前可能要交很高的税,现在因为有这个协定,就能省下一大笔税款,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更有竞争力,销量也可能随之大增。
(二)门槛友好:外资 100% 控股 + 无最低注册资本
无论你是个人,还是企业,都可以在新加坡 100% 持股公司,没有国籍限制,真正实现了 “我的公司我做主”。这对于想要拓展海外业务的创业者来说,简直是福音。不需要再为寻找本地合作伙伴而烦恼,也不用担心因股权分配问题产生纠纷,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。
注册资本最低 1 新元即可注册公司,虽然建议 1 万新元起提升银行开户通过率,但相比其他国家,这门槛低得就像没有门槛一样。而且无需实缴,大大减轻了创业者的资金压力。假如你手头资金有限,但又有一个超棒的商业想法,想在新加坡开公司,哪怕只有 1 新元,也能迈出创业的第一步,等公司运营起来,再逐步增加注册资本。
(三)国际化跳板:链接东南亚市场的黄金枢纽
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核心位置,简直就是东南亚的 “心脏”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能够轻松辐射 6 亿人口的庞大市场。想象一下,这 6 亿人都是你的潜在客户,市场潜力巨大。而且,新加坡拥有成熟的金融、法律体系,就像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坚固的城堡,提供全方位的保障。
对于想要布局东南亚电商、贸易、科技业务的企业来说,新加坡是不二之选。在这里设立公司,就相当于在东南亚市场的中心安营扎寨,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,抓住商机。以电商业务为例,新加坡便捷的物流和完善的支付体系,能让你的商品快速送达东南亚各地的消费者手中,提升客户满意度,促进业务的快速增长。
二、注册前必备!5 大核心材料清单(附避坑指南)
心动不如行动,既然新加坡开公司有这么多优势,那赶紧着手准备注册吧!别急,注册前这些核心材料可得提前备齐,少了任何一项,都可能让你的注册之路卡壳,这里还有超实用的避坑指南,一定要认真看哦!
(一)公司主体材料:名称、类型、经营范围一步到位
- 公司名称:新加坡公司名称必须全英文,而且结尾要加上 “PTE. LTD.”,比如 “ABC TRADING PTE. LTD.”,这就像是公司的独特标识。为了提高核名通过率,建议提前准备 3 - 5 个备选名。通过 ACRA 的 BizFile + 系统核名时,千万要注意避开 “银行”“政府” 等敏感词汇。曾经有位创业者,满心欢喜地提交了一个含有 “银行” 字样的公司名,结果核名直接被拒,白白浪费了时间,所以一定要引以为戒。
- 公司类型:在新加坡,90% 的创业者都会选择 “私人有限公司”,因为这种公司类型股东责任有限,就算公司经营不善,股东也只需承担有限的责任,非常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。在注册时,还得明确经营范围,要从新加坡标准产业分类 SSIC 中挑选 2 项核心代码,精准定位公司的业务方向。
(二)地址材料:注册地址≠办公地址,这些细节要注意
- 必须提供新加坡本地注册地址:这个地址可是公司接收政府通知和法律文件的重要据点,所以必须是新加坡本地的。如果没有实际办公室,也可以使用虚拟地址,但一定要确保是 ACRA 认可的秘书公司提供的。要是想用住宅地址,得提前申请批准,不然被查到可就麻烦了。
- 变更地址需 14 日内申报:公司发展过程中,可能会因为业务拓展等原因搬迁地址。这时候一定要记住,在变更后的 14 日内,通过 ACRA 系统申报新地址,不然将面临最高 1 万新币的罚款,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,能省则省啊!
(三)人员材料:本地董事 + 股东 + 秘书,缺一不可
- 股东:无论是自然人股东还是企业股东,都得提供相应的身份证明材料。自然人股东提供身份证 / 护照扫描件就行;企业股东则需要提供营业执照,并且这份营业执照还得经过公证认证,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。股东没有国籍限制,就算你是一个人,也能持股 100%,独自掌控公司大权。
- 本地董事:公司至少得有 1 名新加坡公民、永久居民或持有就业准证(EP)的外籍人士担任本地董事。别小看这个本地董事,他们要提供新加坡身份证 / 准证复印件、联系方式,在公司运营中起着关键作用,比如代表公司处理一些本地事务,确保公司符合当地法规要求。
- 公司秘书:在公司注册后的 6 个月内,必须委任公司秘书。秘书得是新加坡本地居民,还得具备 3 年以上相关经验。如果觉得找合适的秘书太麻烦,也可以委托秘书公司提供服务,他们专业又省心,能帮你处理很多繁琐的事务。
(四)文件材料:7 类核心文件清单,新手照着备
|
文件类型
|
具体要求
|
|
公司章程
|
明确股权结构、董事职责等,可由秘书公司代为起草,需全体股东签字确认。
|
|
股东 / 董事同意书
|
自然人股东 / 董事签字确认任职,企业股东需提供董事会决议(中英文公证)。
|
|
地址证明文件
|
虚拟地址需秘书公司出具证明,实际地址提供租赁协议或房产证明。
|
|
KYC 表格
|
填写股东 / 董事资金来源、业务背景等(银行开户时需提交,提前准备加速审批)。
|
(五)特殊行业额外准备:这些牌照别漏办!
如果你的公司涉及金融、教育、餐饮等特殊行业,那可得注意了,除了完成常规的注册流程,还得提前申请专项许可。以金融行业为例,就需要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(MAS)申请牌照,这个审批周期通常在 3 - 6 个月,时间可不短,所以一定要尽早规划。建议在注册前,通过 ACRA 官网查询所在行业的具体要求,避免因为遗漏牌照而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 。
三、注册流程全解析:从核名到拿证,7 天搞定!
材料准备齐全后,就可以正式开启注册流程啦!整个流程非常高效,线上操作,最快 7 天就能拿到公司注册证书,具体步骤如下:
(一)线上核名:1 - 2 个工作日锁定心仪名称
登录 ACRA 的 BizFile + 系统,这个系统就像是公司注册的 “超级管家”,所有注册相关的操作都能在这里完成。在系统里支付 15 新元,提交精心准备的公司名称申请。提交后,系统会像一个严格的 “名称警察”,实时检查名称是否可用。如果名称已经被占用,或者包含敏感词汇,系统会立刻反馈,让你重新修改。要是名称核准通过,那就太棒了,这个名称可以保留 120 天,在这 120 天内,你就可以安心地进行后续注册步骤,不用担心名称被别人抢走 。
(二)材料提交:线上申请 315 新元,纸质申请 400 新币
核名通过后,就该提交注册材料了。这里强烈推荐线上提交,因为线上提交效率更高,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快!将公司章程、股东 / 董事材料、地址证明等一系列材料上传到 BizFile + 系统。在上传时,一定要仔细核对,确保信息与原件完全一致,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拼写错误,都可能导致申请被驳回。曾经有创业者因为股东名字的拼写错误,申请被打回,又得重新提交,耽误了不少时间。线上申请费用是 315 新元,如果选择纸质申请,费用则是 400 新元,而且纸质申请处理时间更长,所以能线上就尽量线上吧 。
(三)审批拿证:1 - 3 个工作日极速下证
材料提交后,就进入了紧张的审批环节。ACRA 的审批速度非常快,通常 1 - 3 个工作日就能出结果。如果你的申请顺利通过,就可以在 BizFile + 系统下载电子版注册证书(COI)和 BizFile 文件。这个注册证书可是公司的 “身份证”,非常重要,上面有公司的各种关键信息。BizFile 文件里则包含唯一实体编号(UEN),这个编号就像公司的专属代码,后续税务申报、银行开户等各种事务都需要用到它,一定要妥善保管 。
(四)后续动作:开户 + 税务 + 年审,一个都不能少
拿到注册证书,并不意味着注册流程完全结束,还有一些后续动作需要完成。
- 银行开户:公司运营离不开资金往来,所以银行开户必不可少。在新加坡,推荐选择星展银行(DBS)、华侨银行(OCBC)、大华银行(UOB)这三家本地银行,它们在新加坡的业务广泛,服务也很优质。开户时,需要携带注册证书、章程、董事护照等材料。如果选择远程开户,大概需要 2 - 4 周;要是本地面签开户,时间会缩短到 1 - 2 周。建议提前了解各银行的开户要求和流程,准备好相关材料,这样可以提高开户成功率和效率。
- 税务登记:如果公司年营业额超过 100 万新币,就需要注册 GST(消费税)。注册后,要在 30 天内完成税务登记,这可是有严格时间限制的,逾期将会面临最高 5000 新币的罚款。在进行税务登记时,要准确填写公司的财务信息,按照新加坡税务局的要求提交相关文件,确保税务登记顺利完成 。
- 年度维护:每年都要提交一次年报(Form AR),在年报里更新股东 / 董事信息,让公司的基本信息保持最新状态。对于小公司(年营业额≤1000 万新币)来说,还有一个好消息,可以豁免审计,这能节省不少时间和成本。但即使豁免审计,也要做好财务记录,以备不时之需 。
四、新手最易踩的 3 个坑,提前避开!
注册新加坡公司的过程中,不少新手因为缺乏经验,很容易掉进一些坑里,导致公司运营受阻,甚至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。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新手最容易踩的 3 个坑,一定要提前避开哦!
(一)坑 1:忽视本地董事合规性,公司被强制注销
有一位创业者,为了节省成本,找了一个持有旅游签证的人士担任公司董事。他心想,反正只是挂个名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结果,半年后就被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(ACRA)查出,公司直接被列入异常名单。这是因为,新加坡法律明确规定,公司董事必须持有有效准证,比如就业准证(EP)、永久居民(PR)身份或者是新加坡公民 。如果董事身份不合规,公司可能会面临罚款,甚至被强制注销。
正确的操作是,在董事入职前,一定要仔细核查其身份资质,确保符合要求。如果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本地董事,也可以通过秘书公司挂靠合规董事,虽然会花费一些费用,但能确保公司运营合法合规,避免后续的大麻烦。
(二)坑 2:注册地址随便填,重要文件收不到
注册地址可不能随便填,这可不是小事。曾经有一家公司,为了省钱,随便找了个地址填写,结果政府通知、税务账单等重要文件都寄到了这个无效地址,公司根本收不到。就这样,公司错过了申报节点,被处以高额罚款,甚至差点被认定为 “失联公司”,面临更严重的处罚。
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,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选择秘书公司提供的虚拟地址,这种地址一般都包含收信服务,能确保公司及时收到各类文件。如果使用实际地址,也要定期检查注册地址的邮件,以免错过重要信息。
(三)坑 3:以为注册完就万事大吉,忘记做这件事
很多新手以为公司注册完,拿到证书就万事大吉了,却忘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—— 登记 “最终受益人”(UBO)。根据新加坡的规定,公司必须登记 “最终受益人”,也就是实际控制公司的自然人,只要持股超过 25%,就需要登记。如果未登记,或者登记信息错误,将面临最高 2 万新币的罚款 。
所以,在公司注册完成后,一定要及时准确地登记 “最终受益人” 信息,确保公司合规运营。
五、给新手的终极建议:3 招高效搞定注册
注册新加坡公司的过程中,找对方法能让整个流程事半功倍。下面就给大家分享 3 个超实用的大招,帮助新手高效搞定注册。
(一)找对代办机构:选择有 ACRA 资质的代理
在注册新加坡公司时,选择一家靠谱的代办机构能帮你省去不少麻烦。比如卓佳、BoardRoom 等,这些都是具有 ACRA 资质的知名代理机构。他们提供的服务非常全面,包地址挂靠、秘书服务、文件公证等,一站式解决你的注册难题。而且,他们经验丰富,熟悉注册流程,全程 7 - 10 天就能搞定,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。要是自己办理,很可能因为材料不全等问题,被反复驳回,耽误注册进度 。
(二)提前规划税务:利用新加坡与中国的 DTA 协定
税务规划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。新加坡与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(DTA),企业可以巧妙利用这个协定,合理设计控股架构。比如,国内母公司 100% 持股新加坡子公司,这样一来,股息分红就可以免预提税,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税务成本。在注册前,最好咨询专业的税务顾问,制定最适合自己企业的税务策略,让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,实现税负最小化 。
(三)用对工具:通过 ACRA 官网实时追踪注册进度
在注册过程中,及时了解进度非常重要。ACRA 官网就是一个强大的工具,通过它,你可以实时追踪注册进度,随时掌握公司注册的动态。比如,提交申请后,你可以在官网上查看申请是否被受理,审核是否通过等。另外,下载 “Singpass” APP 也很关键,它能帮助你完成董事身份认证,这可是线上开户的必备步骤。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工具,能让注册过程更加顺利,提高注册效率 。
2025 年去新加坡开公司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只要你提前做好充分准备,掌握关键要点,避开常见的坑,就能在新加坡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开启成功的创业之旅。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我们一起探讨,共同进步!
六、常见问题 Q&A
Q:外国人能 100% 控股新加坡公司吗?
A:可以!新加坡对外资无持股比例限制,支持全资控股(敏感行业除外)。
Q:注册地址可以用住宅吗?
A:需提前向市区重建局(URA)申请,获批后才能使用,建议直接选秘书公司提供的合规商业地址。
Q:注册资本需要实缴吗?
A:无需实缴,填写 1 新元即可成立,但银行开户时可能要求注册资本≥1 万新元以体现实力。
现在行动,扫码领取《新加坡公司注册材料清单》及《ACRA 系统操作指南》,回复 “新加坡” 获取独家代办资源对接,让首次注册少走 3 个月弯路!(注:本文政策基于 2025 年最新规定,具体操作请以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 ACRA 官方指引为准。)


我们综合近年在服务过程中,企业管理层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供参考。
欢迎联络我们,享用专属贴心服务。


